伯曼貓

這隻緬甸的聖貓,有著無數的神秘傳說,就如同牠那深不可測的雙眸一般,直直的勾住人們探究牠的慾望,再加上牠那如同布偶貓的亮麗外型,在貓界的選美會上,牠總是令人驚艷,性格溫馴且文靜,與其它貓種皆能和平相處,沒有隱藏性的攻擊特質,完全不負於聖貓的美名,叫聲悅耳,如同呢喃軟語,感化著暴戾之氣,現在就來瞧瞧這隻甜美伯曼貓的一舉一動吧!
伯曼貓是緬甸廟宇中的守護神
伯曼貓源自於緬甸,原是寺廟飼養的寵物貓,傳說中,伯曼貓本來是黃眼睛的白貓,在LaoTsum廟宇擔任守護神之職,而廟宇中的尊貴女神Tsun Kyan Kse的眼睛為藍色,他們幾個世紀以來皆一直在廟宇中,然由於當時是個戰亂時期,有一次寺廟被敵人入侵,此廟中的主持遭受攻擊,並在藍眼睛的女神像前倒下,而住持所飼養的伯曼貓踏上住持的身上並面向尊貴藍眼女神,就在這時候,神蹟顯現,使得伯曼貓的毛蓋上了一層金色光輝,眼睛變成藍色,面部、腳肢及尾巴都變成泥土棕黑色,但踏在主人身上的四隻腳爪卻保持原有白色,就如同住持的靈魂注入伯曼貓的身體裡,而這個奇蹟大大的鼓舞了寺廟裡其它僧侶,因此大家團結一心最後終於擊退敵人,據說那隻伯曼貓於7日後死去,並把住持的靈魂帶往極樂世界,至此之後,當地僧侶便將伯曼貓漸漸培育為藍眼棕黑面的樣子,這則古老傳說,成了當地人頌咏伯曼貓的佳話。
而關於現代歷史中對伯曼貓的發展記載,於1919年,一對伯曼貓首次引進法國,然在運送途中,公貓因無法適應遠航的艱苦旅程而死去,只留下了母貓以及腹中的小貓兒,此不祥徵兆致使伯曼貓在歐洲不繼發展,直到1925年法國才正式認可並且培育出現今的伯曼貓,二次大戰後數量變為極少,演變至今,伯曼貓的飼養風潮並不普及,有關牠的近代史也都幾乎籠罩於古代神蹟傳說的光環下,是隻深得人們讚譽的長毛貓。
打呵欠
伯曼貓有可愛又神秘的外型
關於牠那特殊的外型,面頰肌肉十分發達、呈現圓形,耳朵大並向前豎立、而深璲的眼睛又圓又大,看起來好像會說話一般,而且間距較寬,眼睛的顏色呈清徹的藍色,四肢粗短的牠,增添了外型的嬌小可愛,受人矚目的是牠那白色顯眼的爪子,就像戴了手套一樣,獨樹一格的超凡星味總讓人流連忘返於牠的魅力,延續著傳說中的神力披毛,除了白底外,還加上了藍色重點色、巧克力重點色、海豹色重點色以及淺紫重點色,毛質十分柔軟,不易糾結好梳理,無論色澤或是觸感皆為上等。
伯曼貓有著極好的修養,也許是承襲著古老祖先的僧侶性格,不急不徐的牠就這樣戴著朦朧的神秘面紗降於人世,相信這隻得道聖貓未來將會為世間散播出無限的和平善念,並且代代傳承於人間~~~